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正文

典籍里的佛山:延续千年桑基鱼塘智慧 岭南非遗焕发新活力-热议

2023-02-24 12:13:02金羊网

文 / 羊城晚报记者 欧阳志强 实习生 何嘉琪

" 塘里鱼儿肥,基上桑林绿 ",描绘的就是珠三角极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系统 " 桑基鱼塘 ",佛山是珠三角桑基鱼塘最集中的区域。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这种最早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不仅彰显了古人智慧,也支撑着延续近千年的佛山农业文化命脉,诞生了明清时代佛山 " 一艇生丝去,一艇白银回;广纱甲天下、丝绸誉神州 " 的盛景。


(资料图片)

近千年来,依托桑基鱼塘形成的经济社会文化形态成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进入新发展阶段,佛山启动了围绕桑基鱼塘的一系列活化工程,为其注入新元素焕发时代新活力。

桑基鱼塘成就蚕桑之乡

老街见证生丝贸易盛景

走在南海西樵山畔的鱼塘边上,一片一片的鱼塘星罗棋布,其中间隔着青翠的桑树和农田,一望无际的桑基鱼塘是岭南农业的美丽景象。在珠三角地区漫长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逐渐学会了与自然共处、循环利用的智慧,形成了桑基鱼塘这一具有岭南特色的农业模式。

桑基鱼塘,顾名思义,桑树、基堤与鱼塘是主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在基堤上种植其他作物、形成不同种类的果基鱼塘等模式,而其中最具典型的即是桑基鱼塘。根据文献记载,桑基鱼塘这一模式在明中叶以后尤为盛行,这种循环和立体的农业模式通过堤围、河涌、闸窦满足排灌等水利需求,形成了桑树养蚕、蚕沙养鱼、塘泥堆肥的生态循环。

据史料记载,北宋期间,南海县修筑了 " 桑园围 ",说明了当时珠江三角洲的蚕桑生产已非常发达。明代佛山就成为广东最大的丝织业中心,到了清代道光年间最为鼎盛。佛山又以西樵的丝织业最具规模,在清代已经形成了产、供、销为一体的生产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广东省最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重镇。

如今,步行在民乐老街上,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与古朴的石板路交相映衬,恍惚间还能想象到当年的繁华景象,而民乐老街与一旁的民乐窦正是当年的码头与集市。历史上,载满丝绸的船只从民乐窦出发,沿江而下到广州等地出口至海外。清朝年间,随着海禁的施行,对外贸易仅锁定于广州十三行,商船如织。而丝绸作为对外贸易中举足轻重的货物,大量货物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

如今在民乐窦两旁的阶梯上,仍有从前刻在石板上的村规民约。" 以前这里就是货物运上商船的位置,人们搭一座桥板就可以上货,所以这里也叫行船码头。" 佛山市科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彦文研究桑园围 30 余年,对桑园围的历史如数家珍。

防洪灌溉润泽周边乡民

" 良性生态 " 影响至今

桑园围是地跨佛山南海、顺德两区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据《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始建于宋代徽宗年间,至今已九百余年。2020 年 12 月,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我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据记载,宋徽宗时期,桑园围雏形已经出现,但只是一些非常矮的堤围。由于桑园围一带既有西江也有北江,一旦发生洪涝灾害,村民的鱼塘、农田等很容易遭到洪水破坏,影响巨大。因此朝廷派来了两位官员改善这一现状,其中一位是张朝栋,他筹建筑堤,将原有散落的矮堤修筑成沿西江、北江两侧的防洪土堤。至此,标志着官方修筑的桑园围正式落成。

到了明朝洪武 29 年,由于原有桑园围在涨潮时存在倒流的问题,治水不成反而成了祸害,九江镇商绅陈博民带着图纸赴京上书请求修治,将原来开口的桑园围真正合围。后来,当地村民为了纪念陈博民的治水功绩,修筑了陈博民公庙,其治水功绩流传至今。

从高空俯瞰,桑园围鱼塘星罗棋布,农田郁郁葱葱,西江与北江流经,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用两江之间水位差,结合桑基鱼塘进行防洪和排灌。水量充沛时,用水车从河涌引水养鱼,同时积蓄雨水,从而降低排涝的压力。其次,河水、鱼塘水还能浇灌桑树,是很好的灌溉系统。陈彦文介绍:" 桑园围代表了古人的智慧,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理念的结晶,其代表的因地制宜、生态治水的理念仍值得现代人思考。"

在桑园围的润泽下,加之北方人口南迁,珠三角很快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据记载,至明代中期,桑园围所处区域的南海、顺德已经成为珠三角最为富庶的地区,其税负占到珠三角 8 县的一半还多。到了清代中叶,得益于桑园围灌溉之利,围内早已成为 " 粤东粮命最大之区 "。

" 一片桑叶就是一片烟叶的价格。" 陈彦文介绍道。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长期富庶的经济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兴起了崇文重教的氛围,清朝历史上任职最高的广东籍官员戴鸿慈就是南海县大同人。

以产业发展带动活化利用

打造多功能生态文化线路

桑园围除了兢兢业业发挥水利功能外,千百年来的发展使其成为了独特的文化符号,滋养和孕育了周边灿烂的岭南文化,南海九江烟桥古村就是一个例子。

烟桥古村于明代建村,因村中一口池塘终年水汽蒸腾、雾气缭绕,清乾隆年间已有 " 烟桥 " 之称。古村规划严密,保存了大量清代古建筑群。据资料记载,清代时,烟桥古村出过七八个进士、举人,秀才和武生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一位名叫何文绮,就是烟桥村的首位举人、进士,官至清朝兵部主事加员外郎。

清道光十三年 5 月,西江发大水,桑园围决堤,九江处处成泽国。此时,何文绮仍为京官,正值告假回乡,他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劝说乡绅分发钱粮赈灾,以解燃眉之急,并亲自视察堤固决口,指挥监督收复堤固。此时正值广东巡抚朱桂桢到九江巡视救灾赈灾情况,对何文绮大加赞赏。水患平复后,何文绮被加封为员外郎,乡人朋友前来道贺。何文绮却说:" 救灾本来是我分内之事,乡人受灾难,而我以此得到荣耀,实在没什么值得庆贺的。" 遂把乡人道贺一一拒之门外。

如今的烟桥古村内,池塘上的木桥仍在,青石板小巷清幽似水,村民家旁的沟渠里游鱼摇曳,一派悠然自得的美丽画卷,到了节假日,附近区域的游人便会驾车前来观赏古村风貌。

烟桥古村是围绕桑基鱼塘的一系列活化工程之一,如今,在当地政府的规划发展下,桑园围正注入旅游、科技等元素,以展现与时俱进的新活力。

作为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南海区去年发布了桑园围水脉规划,联动西樵、九江、丹灶三镇资源,涉及沿线水脉 58 公里,规划面积 16.29 平方公里,在加强水利保护的同时强化农业和文化保护。其中,桑园围范围内的九江镇下西社区、西樵镇儒溪村作为南海区首批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

此外,南海区以现有基塘农业景观资源为基础,推进 " 渔耕粤韵 " 旅游文化园区建设,通过鱼塘清淤固基、河道两岸绿化美化等项目,推进环境美化及基础配套设施提升。以九江鱼花产业园高品质水产养殖示范区为依托,以产业带动桑园围 " 活化 " 利用。顺德则不断挖掘传承本地区域特色水利历史文化,全面推进以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园区为中心的里海文旅片区开发,建设一系列桑园围水文化文物公园。例如,利用厂区内车间进行微改造,将其 " 活化 " 为展馆,作为顺德精神红色教育基地。如今,园区已建有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顺德中心沟围垦历史展示馆、桑园围博物馆、龙江历史文化展览馆等一系列场馆。目前,佛山已成功推荐桑园围水利设施(吉水窦、民乐窦、龙江新闸)被评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桑园围历史文化游径入选首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桑园围内文物遗存丰富且文物等级较高,有不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佛山将对围内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佛山还将推动海寿岛、平沙岛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开发休闲运动、农耕体验、研学等新型旅游产品,开拓新兴旅游市场;规划建设桑园围环堤碧道 43 公里,并推进龙江镇新华西村龙山大涌河岸改造提升工程、官山水道整治工程,对河岸绿化提升、公园设施改造,美化沿河环境。以桑园围堤为骨干,通过周边环境整治、景观提升以及重要节点工程的保护、修复和展示,建设环状的桑园围环堤遗产碧道,建成集休闲娱乐、旅游活动和举办各类体育赛事等商业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文化线路。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责编 | 文俏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星罗棋布